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学校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满意度。学校坚持“面向人人、立足全人”的教育理念,深化“一特区四通道”教育模式改革,畅通多样化人才培养通道,学校在2024年的工学交替改革中,继续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的要求
“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深入贯彻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的文件精神,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工程师培养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艺理解力、现场管理技能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潜力。根据学校2024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继续培育省级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联合培养项目,要求各专业至少完成1项现场工程师培养任务,实现教育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二、选拔对象
本次选拔面向我校2022级在籍学生,不包括“3+2”和“4+0”项目学生。
三、选拔条件
1. 申请学生需具备与其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生产制造、测试装调等一线岗位的工作要求。
2. 学生应能展现出熟练的操作技能、深刻的工艺理解、初步的现场管理能力、积极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潜在的创新能力。
3. 学生需适应校企联合实施的学徒培养模式,能够参与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的教学,并通过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学徒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和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5. 学生须接受由校企共同制定的考核标准,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学习期满的评价,以及可能的淘汰和动态增补机制。
四、选拔程序
1.坚持“立足徐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遴选一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经营状况好、管理规范、设备先进、岗位充足、专业对口的行业龙头、骨干和地方支柱企业作为项目合作企业。二级学院与企业深入沟通,确保现场工程师岗位的要求与培养计划高度匹配,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2.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文件的指导精神,组建不少于20人的现场工程师班,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全程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并与企业导师协作,共同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3.二级学院制定并执行公正、透明的学生选拔流程,包括报名、资格审查、能力测评等环节,确保选拔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
4.二级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学生、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培养目标。
5.校企共同执行培养计划,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确保培养质量符合既定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和企业反馈,实施动态管理,包括学生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优化。
五、工作要求
1.二级学院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选拔和培养过程的组织协调。
2.2024年6月30日前,二级学院完成2022级学生的现场工程师班级组班工作。班级命名应体现企业特色,同时完成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协议以及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的签订工作。
3.2024年7月12日前,二级学院完成并提交各专业“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一方案)”(附件1),电子稿发教务部邮箱jwc@mail.xzcit.cn,工作联系人:马老师,电话:61897。
教务部
2024年6月13日
关于开展2024年工学交替改革“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选拔的通知及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