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五批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务通知【2024】第93号)
 
发布时间: 2024-10-30 浏览次数: 14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建设、交互运用与开放共享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徐工职院发〔2019〕54号)《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2024年度学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总体工作安排,现决定开展第批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符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总体要求的相关描述,能够达到校级在线精品课程要求,且近一年来一直在校内正常使用,有持续完善更新、长期教学使用的计划。

(二)申报要求

1.原则上国家双高专业群专业、省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年招生百人以上主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理论课不低于3学分,独立实践课不低于2学分)优先申报,三四五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的各类融合课优先申报,国省级教材无配套在线精品课程的必须申报已建设未验收的在线课程不得再次申报。

 2.课程设计科学,目标定位准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符合政治性、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规范性要求,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注重打好文化基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学科核心素养;专业(技能)课程紧密对接岗位实际,反映相关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数字化转型注重提升专业能力,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综合素养。鼓励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实施。

3.课程总学时不低于32学时,至少在课程平台上完成两(学)期的在线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同类课程中教学效果良好。申报在线课程名称必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保持一致。

4.体现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成果,课程教学活动完整丰富,提供在线测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功能并有效实施有完整的学习过程数据,学生受益面广、参与度高、获得感强。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教学全过程管理严格有序,教学支持保障条件良好。

5.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原创度高、质量精良、符合大众审美教学案例使用得当,语言文字、图片、地图等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无知识产权、肖像权争议,课程有特色创新并可持续改进平台资质良好、运行可靠,可按要求接入学银在线平台动态更新教学资源

6.教学团队师德师风优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数字素养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提供稳定的课程教学服务。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同一课程负责人限牵头申报一门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团队全体成员在最近2个学年内未发生过教学事故。专业课团队主要成员中应有“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均承担本课程的建设任务,能保障线上教学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运行,为学习者提供持续在线教学服务,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

7.全面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个性化评价学习成效。

(三)工作安排

1.院部推荐:请以院部为单位提交材料,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见附件1,一式两份);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碎片化设计结构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及在线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一式一份),经院(部)签字盖章后报送教务A01-416,同时将电子材料以XX院部在线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命名,打包发送至教务邮箱:jwc@mail.xzcit.cn。

截止时间及联系人2024118日,老师:60054

2.组织评选: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程经公示后确定立项建设,立项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课程需签订在线课程建设任务书,具体要求按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四)持续建设与管理

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需依托学校智慧教育平台,统一在超星平台建课,教学团队需按要求线上开课,使用在线课程资源授课,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完善。学校将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的评选。


附件:第五批校级在线精品课程申报材料.rar

 

教务部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