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切实提升我校教材建设水平,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高质量新形态教材,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划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2024年度校级教材立项与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范围
1.纸质教材
修订教材项目。出版时间在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之间(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使用效果好的各种形式教材,要求有详实修订计划。对于较长时间(2019年1月1日前)未修订的使用效果突出的优秀教材,二级学院(部)可组织合适人选主持修订工作,推进教材可持续发展。
新编教材项目。能够反映行业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创新、富有特色的教材;教学急需、填补专业空白的教材;体现改革创新的实习实训类教材;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材;开发双语教学(全英文授课)的教材;《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增和内涵升级明显的专业课程教材;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等长学制专业相应课程教材;高职本科教材;在线精品课程、融合类课程等配套教材。
2.数字教材
本次立项支持的数字教材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能够以视听化、可互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的新形态教材。立项范围为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配套教材,应为受益面广、认可度高、教改积淀和资源基础深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数字教材。同等条件下国、省级规划教材数字化改造和国、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及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转化教材优先支持立项。
二、申报要求
1.项目负责人须担任教材第一主编,必须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或较强的技术水平,能够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政治敏锐性强,熟悉相关行业发展前沿知识与技术,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和较高的文字水平,鼓励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才牵头组织团队编写教材;专业课程教材编者须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并实质性参与教材建设工作;教材、课程等项目有延期验收的负责人不得申报;团队成员无师德师风问题。
2.遵循教材建设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扣产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满足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要求,体现教学改革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
3.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并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的精品教材,编写反映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的专业核心课教材(特别是当前未列入省级规划、国家级规划的教材)。
4.推进教材课程一体化建设,重点支持省级及以上课程配套教材建设;根据学校四类人才培养要求,鼓励建设一批岗课融合、赛课融合、专创融合和基技融合类课程配套教材。
5.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产业需求,对接行业标准,紧贴教学实际,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工程实践案例等为载体,融入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融合案例与项目驱动教学,开发适用于项目化、任务式、模块化教学的优质特色教材,编写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等配套教材等,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类型特征。
6.加强新形态教材建设,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际,校企联合开发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建设一批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融媒体教材。
7.数字教材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多种介质,融合文字、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元素,创新教材形态,反映先进教学理念,注重课程、教材、配套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体现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学习;运用技术先进合理,平台安全可靠,支持资源动态更新,适用多种主流电子学习终端设备,易于应用,交互性强,便于进行标记及注释等互动操作,可供教师和学生对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和组合,适应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
8.数字教材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项目结题以正式出版教材为完成形式,数字教材出版单位由主编联系确定,原则上应选择本领域影响力大的出版社及行业重点出版社。
三、立项程序
1.组织申报。各二级学院(部)组织教师申报,教材负责人按照要求填写教材申报书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较详尽的拟编教材大纲,拟编写教材不少于五分之一章节的样稿),向所在二级学院(部)提出立项申请。
2.院部推荐。各院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教材的内容进行论证,二级学院(部)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小组对申报教材的必要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等进行审核,党总支对编写人员和教材内容进行政治审查把关,签署明确意见后,确定推荐教材项目名单,对编写人员和推荐项目名单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
3.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二级学院(部)上报的教材进行立项评审,确定最终立项建设名单,经学校审批后予以公布。
4.监督管理。立项教材负责人需和学校签订建设任务书,项目建设期间,所在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教材编写工作如期完成。
四、材料报送
纸质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申报表》(附件1-1、1-2)(一式两份)
《校级规划教材建设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
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数字教材建设申报书》(附件3)(一式两份)
《数字教材建设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
请各院部于2024年11月29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稿签字盖章后报送行政楼416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稿材料打包发送至教务部邮箱jwc@mail.xzcit.cn。
联系人:周老师(60054)
附件:
附件材料.rar
教务部
2024年11月23日